《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时间:2023-03-16 15:56:27
【热门】《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热门】《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1

今天小李老师组织我们观看《我和我的祖国》。它拍摄于20xx年的国庆节。七个故事都是以“爱国”为主题,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小人物,大时代。我最喜欢的故事就是电影中的第一个片段:《前夜》。

《前夜》讲述的是1949年9月30日,也就是10月1日的前一天。要知道10月1日,可是要举行开国大典的!但电动旗杆并不能做到万无一失,甚至无法正常使用,于是设计师林治远就必须要在12个小时内把电动旗杆彻底做好。这并不是嘴上说说罢了,实际你根本无法想象,那是多么艰巨的任务!9月30日16时15分,在老百姓家里找到了红绸子,做了一面标准尺寸的国旗,9月30日18时17分,为了彻底做好一套升旗设施,四处招人,帮助林治远做升国旗的准备。虽然看上去感觉一切都很好,但就在0时的试验中,他的心情一下子跌落到谷底。就因为阻断球的不稳定,导致试验失败。接着就出现了夜深人静时,团队成员们用大喇叭喊:“谁家有金属”的一幕。就在准备放弃时,老百姓们拿着家里的金属,一个接一个的捐送给他们。在他们兴高采烈时,又得到一个坏消息,也使我的心情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天安门广场的国旗被卷进去了 ……此处隐藏11770个字……我们视线的焦点。

力求精准细致的设计图,陈列在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演算式,包裹在竹篮里渐渐躺凉的驴打滚儿,趴坐屋檐上一呼百应的扩音喇叭,练习百遍分毫不差的小号曲,捆绑在恐高工程师脊背上有三十米高的羸弱的细绳,还有那升起的红旗,那奏响的国歌……

真实的事件,浓缩的时间,成倍的困苦。

其实有些时候,很多安排无所谓逻辑自洽始终贯通。重点是我们的感受能有血有肉。

紧锣密鼓筹备的“前夜”,是真实的。那些在荧幕中奋斗而坚持着的革命者与建设者们,是鲜活的。那里不乏使命,不乏温情,不乏烟火,更不乏奉献之心,它是琐碎而具象化的,是历史不可磨灭的细碎痕印,也是一段灵动而鲜活的平凡事迹。开国大典,在具象的刻画里不再高昂渺远,他被人们所相信,所触动,所感悟,所热爱和自豪。

难以忘记,夜幕幽深处,心灰意冷时,那悄然亮起的万家灯盏,形式各异,晦明交织,却将心底的吊起的亏空立时填补得满盈。是了,深更漏断时片片华灯舞起的火苗,亮的灼人,却永远不会被晕凉。那是故宫门洞深处最最温暖的夜半辉耀。街坊邻居砸锅卖铁拼凑出来的,不仅是三个小时全城掘地三尺搜罗来的稀有金属铬镍锡;他们不论昼夜托付掌心的,也不仅是娃娃的长命锁,教授的一块镍,那是掰开了揉碎了浓得化不开的,最平凡也最绮丽的——热爱祖国。他们捧起一颗颗如炽如焰的心,温热而滚烫着,亦是属于那个年代,叫人移不开眼的赤诚。

那不是假大空的爱国口号,不是挂在嘴上的信念与豪情,它是琐碎而具象的,温暖而朴实的,从每一个情节和镜头里源源不断地渗透出来,把宏大空洞到无所依傍的“家国情怀”沉淀到平凡而伟大的人民身上,那些对奉献与坚持的铭记,都是不可名状的敬畏与热爱,终将聚沙成塔,聚水成涓,掮动历史的车轮。

《【热门】《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