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

时间:2023-06-23 13:08:19
《文化苦旅》读后感【热】

《文化苦旅》读后感【热】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文化苦旅》读后感1

我一直不明白余秋雨先生为什么要把他的旅途称为苦旅,直到我把目光投向窗外那纵横的土地,我才明白,用身体去丈量土地,用心智去打磨文明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余秋雨要做的不是顿悟、揭秘,而是体验,仅仅如此,足以让他名留史册。

因为存在的本身比他的衍生更有意义。

秋雨先生无法做到重建,因为散文不是小说,《文化苦旅》更不是《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历史已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存在了,即使再巧的笔已无法更改历史的选择,再灵的口也辩不赢已成的事实。余秋雨只是用自己的巧手给厚重的历史添加了一缕清幽,仅仅如此,就足以让《文化苦旅》传遍大江南北。

因为历史的本身比任何浮华的余缀都更为厚重。

余秋雨的文才并不突兀,也不虚浮,是一种淡然的雅。他深知天赋不过是一种巧合与上苍的遗弃,所以他不张狂,不恃才。他把一切文才与天赋都化作了一句句对古人的追问与一卷卷对山河的摩挲。因为他已见过太多从山峰到谷底的摔落,所以他深知救赎之路固然如朝圣般洁净,但除非堕到谷底,谁也不想走这条不能回头的路,所以他选择把自我之才彻底熔化,铸成一把利刃,插进中华的大地中,深深地听着大地的脉搏。……此处隐藏13850个字……们看到了一个为了蝇头小利就可以把大车大车的经书、绘画运往两方的土道士。也看到了一群眼睁睁看着国宝流失却不闻不问的道台,藩台。“偌大的中国,竟存在不下几卷经文。”“我好恨”。作者恨的不是王道士,也不是哪个藩台,在中国,这样愚昧、麻木的国民又何止千万?王道士不卖,李道士照样要卖,张藩台不管,赵藩台更不会管。“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面对如此国民,作者怎能不苦?百年之后,王道士早已化为灰烬,莫高窟的历史文献也在大英博物馆的玻璃窗里沉睡了多年。尽管我们再也不会让一个蒙昧的道士去看管我们祖先的遗产,可他们似乎还活在我们身边,盲日庸俗的国人似乎也还不少,也许文明离我们还很远哪!我们期待着中华民族真正崛起的那一天。

再谈到“文化”二字,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书中的一篇文章《柳侯祠》。柳宗元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学巨匠,但他命运多劫,两次遭贬,又客死他乡。然而正是由于他官运不济,被贬永州,才使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可此时的柳宗元仍时皇宫内的青砖绿瓦一片痴情,因为他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他已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却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永州归还给他一颗比较完事的灵魂,但灵魂的薄壳外还隐伏着无数诱惑。”而此时,命运和他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柳公满心欢喜的返回京城,而等待他的却是更加荒凉,更为边远的柳州。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人的悲哀。

我又想起了批评余秋雨的文章,说它的词藻华而不实,说他的文章软弱无力。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实的,也没有必要去探个究竟。因为文学本身就有它的两面性。真正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余秋雨的书,在他的书中看到了文化,看到了历史,看到了世界,看到了人生。我想,这就够了。

《《文化苦旅》读后感【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